“心血管”是人体的生命之河,但是,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逐渐提升,人们血脂的"河床"也"颇为无奈"地抬高。被医学界称为“隐形杀手”和冠心病“元凶”的高血脂,并没有因为人们对它的漠视而停止侵害健康的脚步。
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高血脂。
追问1:血脂异常算是病吗?
如果不是因为犯了心血管疾病,极少有人专门为血脂异常去寻医问药。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赵冬教授日前提醒公众:“血脂异常不仅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本身也是一种疾病。”
赵冬教授说,人们应当对血脂给予充分的重视,定期检测,警惕在不知不觉中被血脂异常这个“隐形杀手”夺去健康甚至生命。我国大量患有血脂异常的人没能得到及时发现,多数确诊患者的血脂控制也不理想,知晓率仅为21%,控制率为16%左右。其中冠心病的患者血脂控制达标率最低。
追问2:如何自我判断是否高血脂?
高血脂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及中风的危险因素,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是否出现高血脂并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呢?可以从下面5个方面加以判断。
1、常出现头昏脑胀或与人讲话间隙容易睡着。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
2、睑黄疣是中老年妇女血脂增高的信号,主要表现在眼睑上出现淡黄色的小皮疹,刚开始时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严重时布满整个眼睑。
3、腿肚经常抽筋,并常感到刺痛,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
4、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黑斑(斑块较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记忆力及反应力明显减退。
5、看东西一阵阵模糊,这是血液变粘稠,流速减慢,使视神经或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追问3:高血脂有哪些危害?
血脂是人体中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就会出现脑中风;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起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最新研究提示高血脂可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因此高血脂患者要注意控制血脂。
追问4:血脂指标有七项,是哪七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血脂水平也提高了,血脂检查单中,究竟有哪些指标,如何才算是异常呢?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
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在5.23—5.69毫摩尔/升。如果超过5.72毫摩尔/升,可视为血脂增高。总胆固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饮食、体力劳动、环境、性别和年龄。女性绝经后会明显上升;新生儿期浓度很低,哺乳后很快接近成人水平;随年龄增长也有增高趋势。
甘油三脂(TG):正常范围差异较大,在0.56—1.7毫摩尔/升。如果超过1.7毫摩尔/升,为甘油三脂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果低于0.56毫摩尔/升,称为低TG血症。见于一些脂蛋白缺乏的遗传性疾病或者继发脂质代谢异常,如消化道疾患、内分泌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肿瘤晚期、恶病质及应用肝素等药物时。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范围是大于1.00毫摩尔/升。它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年龄、性别、种族、饮食、肥胖、饮酒与吸烟、运动、药物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范围是低于3.12毫摩尔/升。高脂血症患者LDL-C的治疗目标是在2.6毫摩尔/升以下。水平增高常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脂蛋白(a)[Lp(a)]:健康成人血清中浓度小于300毫克/升。浓度增高,可见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急性创伤和炎症、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除肝癌外的恶性肿瘤等。浓度降低,可见于肝脏疾病,因为脂蛋白在肝脏合成。
磷脂(PL):在肝脏合成最活跃,主要由胆汁和肠分泌,自粪便中排出。磷脂还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正常范围在1.3—3.2毫摩尔/升。增高常见于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高脂血症、脂肪肝、肾病综合征等。另外,他对于未成熟儿(胎儿)继发性呼吸窘迫症出现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脂蛋白(a)[Lp(a)]:健康成人血清中浓度小于300毫克/升。浓度增高,可见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急性创伤和炎症、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除肝癌外的恶性肿瘤等。浓度降低,可见于肝脏疾病,因为脂蛋白在肝脏合成。
磷脂(PL):在肝脏合成最活跃,主要由胆汁和肠分泌,自粪便中排出。磷脂还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正常范围在1.3—3.2毫摩尔/升。增高常见于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高脂血症、脂肪肝、肾病综合征等。另外,他对于未成熟儿(胎儿)继发性呼吸窘迫症出现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追问5:哪些是高血脂的危险因素?
一般来说,人体血管表面的上皮细胞对血管有“密封”的作用,血脂无法进入血管壁。那到底是何方神圣帮助血脂突破这重屏障,侵入血管壁的呢?对此,医学界经过了多年研究,归纳出以下六大危险因素:
第一位:吸烟。吸烟已被证实为导致高血脂的头号危险因素。因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逐渐损伤血管的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间的缝隙增大。这样一来,血脂随血液流经这段血管时,就能像水中的泥沙一样通过上皮细胞的缝隙,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血栓。周教授介绍,前一段时间医院就有一位28岁的病人由于长期吸烟引起高血脂、动脉硬化,最后因心肌梗塞死亡。
第二位:高血压。血压过高,使血管上皮细胞长期受到高压冲击,发生变性、功能减退,从而让血脂伺机进入血管壁。
第三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血脂。它能够在血管壁内外自由往来,因此可以把已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血脂重新“搬”出来,“逆转血脂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过程”,周教授说。但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都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有影响,比如吸烟、缺乏运动就会使其含量减少。
第四位: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如果市民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直系亲属中男性发病早于55岁,女性早于65岁),很有可能其本人基因上也有缺陷,天生血管内壁功能不好,同样有可能导致高血脂。
第五位:糖尿病。糖尿病对血管壁上皮细胞的危害与冠心病相当,同样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第六位:年龄。血管上皮细胞的功能也会随年龄渐长而退化,当男性超过45岁、女性超过55岁,就要注意积极防治高血脂。
凡是有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都应该高度关注自己的血脂情况。“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专家特别强调,由于高血脂的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等到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等症状时,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也不远了。
- 2009.11.23
- 2010.03.14
- 2010.03.31
- 201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