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驾辕,策划加鞭
刘经理强调的是执行力,而不是策划力,这么做不是不对,而是放在老国企不合适。
笔者曾撰文指出:企业四力,策划是爆发力,管理是控制力,文化是凝聚力,政策是驱动力,其中管理驾辕,策划加鞭。什么意思呢?靠管理能让一个业绩很好的企业保持健康和长久,但是不能让一个业绩不好的企业有突发的快速成长,快速成长一定是靠策划,也就是创新,通过创新让原来的管理问题变成不是问题。举一个不现实但容易理解的例子:把自建队伍变成大包,一切克扣费用的事就全没了。
办大事要靠大智慧
笔者讲课时经常会讲这个案例——邓小平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大智慧。"一国两制"当时刚提出来时给人的感觉是开天辟地、匪夷所思,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为我们不是想要香港那块地,中国这么大,多个弹丸之地没有多大用,我们要的是繁荣昌盛、稳定的香港,要的是香港这个样板和窗口。动用武力,只能得到一块地;和平回归,但是变成社会主义,就丧失了样板和窗口作用;还是资本主义,又和大多数人的意识形态有冲突。
怎么办?一国两制,再两制也是一国的。
疖子要等熟透了再挤
伟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刻,跟个人能力有关,更跟当时社会矛盾激化到什么程度有关,早生几年会成为先烈,晚生几年会丧失机会,这就是"时势造英雄"的真正含义。就像人长了个疖子,天天疼,很烦,想快点治好,但挤早了白挨疼没有用,等熟透了再挤,不但不疼而且马上就好,这样才是名医所为。
企业的变革和社会变革同理,也和挤疖子同理。最关键是要等到矛盾激化到极致,比如等到企业发不出工资时,这时候全企业上上下下都会要求变革,反正已经没有油水了,与其饿死不如一搏,本来就没有利益了也就不在乎失去什么了。或者等到当地政府着急,国资委强势介入,相当于钦差大臣拿着尚方宝剑来了,而且问题处理不好,钦差自己也要丢了小命,这样也是一个好的局势。
总起来说,变革需要局势逼人,需要最高决策层高度一致,需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三者缺一不可。
风物长宜放眼量
站在企业的角度,刘经理在销售和管理上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站在刘经理本人的角度,她按照自己的想法获得了阶段成功,然后又失意,她能够从这次失意中获得人生智慧,经历这一件事,她可能会从一个销售干将真正转型为一个管理者,所以对她本人意义很大。
她不应看破红尘,而应该升华到更高的境界,这对年轻的刘经理的后半生发展有利。
[结语]
管理是收,策划是放
具体做法、怎么策划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这里只能根据笔者曾经操刀国企变革的情况举个例子,仅供参考。
比如:别人的奶酪不动,也就是销售政策、组织架构不动,而是加大市场拉力,可以用广告启动市场,提升品牌感召力,提升患者对产品的认可程度和购买欲望,这样终端走货量增加,直接带动销售人员、各级经销商的热情。企业多卖货,大家都赚钱,管理矛盾被弱化。这里要注意几个要点:一是这里的广告启动指的是广义的广告,可能是电视广告也可能是大量软文新闻,也可能是大型公关活动,也可能是大型CME工程,OTC和处方药都可以做。二是费用预算,这类国企可能没有利润,但都有钱,所以预算多少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认识和预期的问题。三是费用控制,这个最关键。可以聘请专业咨询公司,策划和操盘执行全包,组织上直接向董事长汇报,不假销售团队之手。四是具体操作,怎么保证这样就能成功呢?这是战术问题而非战略,说起来技巧就太多了,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在这里只说一句:不要因为你打过广告亏了,就认为打广告不行,天下没有白打的广告,打亏了绝对是操作的问题。
最后强调一句:管理是收,策划是放。碰到这种困境一定要放,而不是收,要先放后收,边放边收,收中有放,收放结合。刘经理只有收(把节流的费用给收了),没有放,所以虽然获得了阶段成功,但没有最终修成正果。
- 2011.01.04
- 2011.01.14
- 2011.01.18
- 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