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危险因素
直接危险-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直接危险因素。而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血脂代谢异常,为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改善血脂代谢十分关键。
间接危险-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间接危险因素。一般来说血压升高时,血管壁容易遭受损伤,使血脂侵入心脏动脉管壁,从而造成冠心病的越发严重。
普遍危险-吸烟:全球公认吸烟是加重冠心病的重要因素。据统计,男性吸烟引发冠心病死亡率较非吸烟者增加1.6倍。
潜在危险-糖尿病:以前,人们通常认为糖尿病和冠心病不是一回事,是两个疾病,但是从最近几年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有资料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已有46%合并了冠心病,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来说,糖尿病与冠心病同时治疗已迫在眉睫。
治疗过程需坚持
“冠心病需要进行整体评估,综合治疗。”周玉杰教授介绍,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贯穿冠心病整个治疗过程,是所有冠心病病人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一旦知道有冠心病,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药物。“药物治疗也是其他治疗不可缺少的基石。”
《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作为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石,能改善患者预后,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应坚持服用氯吡格雷75mg至少12个月。
周玉杰教授特别强调:“抗血小板治疗需贯穿冠心病治疗始终,有助于后续治疗的开展。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不可自行停药,要根据医嘱坚持长期服药,可以显著降低死亡风险,给患者持续的强效保护。并且应持续评估患者的缺血症状和出血危险,从而才能卓有成效的控制和改善冠心病。”
中医治疗优势明显
中医认为,冠心病是元气亏耗,治病必求于本,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治疗上应抓住元气亏耗不足,瘀血、痰饮致病的病理机制,注重益气活血、化痰、涤饮,标本同治。通过益气化瘀,可促进新生血管生长,改善心肌缺血,降脂降粘,消除斑块,而起抗血栓形成、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避免心脑血管恶性事件发生。
冠心病可引起心脏功能下降,丹参、赤芍等可改善心肌收缩力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心功能下降时,可通过利尿减轻心脏负荷,黄芪、葶苈子、泽兰等药物,既可利尿,又能改善心脏功能。同时,保持情志舒畅,起居有常,还要因人而异的坚持运动。
数字解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公布的11个国家资料来看,30—69岁冠心病死亡率以北爱尔兰最高,芬兰次之,日本最低。在美国尽管冠心病的死亡率较30年前下降了40%,但仍居美国死因之首。1988年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公布的美国1987年死亡人数及死因顺位的资料表明,心脏病占总死因的35%,其中冠心病死亡占24.1%,居前10位死因之首。
据1984年报告,中国冠心病死亡粗率:城市为36.9/10万,农村为15.6/10万。
在由WHO组织的48个监测中心中,中国35—64岁的冠心病标化死亡率仅高于日本,排列倒数第二。
我国1993年,对60岁及以上老人3440例进行了1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该人群基线高血压组新发冠心病16.9%,脑卒中15.4%,发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发病率分别为13.2%、10.1%);且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基线收缩压或舒张压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血压水平女性老年人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男性; 低龄老人较高龄老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
温馨提示
“每年三四月份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危险’期。”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教授认为,从冬天到春天,万物复苏,一切生物都在觉醒,都在重新激活。常见的一句话叫“热胀冷缩”。现在肯定要减衣服,北方要停暖气,冷热交替注意保暖很重要。如果减的太块、过度,就容易造成肌体含量,血管收缩,心血管疾病就容易发作。“这个时候饮食上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摄入的能量过高过低,都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周玉杰教授强调,还有就是户外运动突然增加,由静到动的不平衡,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 2011.01.15
- 2011.02.25
- 2011.01.04
- 201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