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老药降价死真相调查:已经或将要被高价药取代
www.yongyao.net  2011-5-16 22:08:59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究竟有没有经典老药“降价死”?

2005年1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一位白血病患儿曾急寻救命药“环磷酰胺”;2006年10月,上海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两次被下达病危通知的患儿不得不等待着一种救命药—— 经典特效药复方磺胺甲唑注射针剂。

2007年4月,《湖北日报》的记者在武汉遍寻14种经典老药,其中80%不见踪影。一位老人花费十多天,辗转大武汉遍寻呋喃妥因肠溶片,最终也是失望而归。

类似的故事也在广东、浙江、北京等多个省市普遍出现过。原因几乎都是指向:降价之后价格低所致。

最初引起人们关注经典老药短缺是一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救命药—— 新斯的明针。媒体报道曾有病人家属跪求医生给孩子用这个救命药,但由于药品短缺医生无能为力。

各地媒体上报道过的在当地找不到的药品名单包括更生霉素、青霉素、四环素、三黄片、去片、扑尔敏、黄连素、胃舒平、西地兰、香莲丸、长春新碱、索密痛、食母生、红霉素软膏、山楂丸、颠茄片、络贝林、痱子水、滴鼻净、宝塔糖、保济丸、扑热息痛、人丹、开塞露、妇科十味片、安乃近片、元胡止痛片、甲紫溶液、猴头菌片、麻杏止咳片、土霉素、氨茶碱、病毒灵、舒喘灵、舒筋活血片、大活络丸、八珍益母丸、复方利血平片、七厘散、人参健脾丸、氯霉素滴眼液、人工牛黄甲硝唑、呋喃妥因肠溶片、金霉素眼药膏、诺氟沙星胶囊、速效伤风胶囊、乙酰螺旋霉素、利巴韦林滴眼液、炉甘石洗剂、硫软膏、止咳糖浆、绿药膏、复方甘草口服液、川贝枇杷糖浆、罗布麻片……

尽管上述有些经典老药并不是真的“死掉”了,在部分城市药店的柜台角落里可能有售,但在市民看来这与“死掉”其实无异,这些廉价的经典老药已经或将要被价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披马甲药品”所取代。

“经典老药之死”不全是降价所致

在一些80后年轻人的记忆里,也许存在着被戏称“打屁股针”经常要用到的青霉素,但是临床上青霉素几乎已被连番“升级”、价格上涨数十倍的其他抗生素取代。

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在2006年、2007年前曾经展开过对经典老药的挽救举措,但效果较有限。比如,2007年2月,国家药监局“从自愿申报生产廉价药的数十家药企中”选出了10家“佼佼者”,还签订了承诺书。时隔半年之后《经济参考报》调查发现,其中只有4家投产了少数几种廉价药。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乌日图曾对全国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调查后发现,大医院“廉价药”短缺情况严重。一些药品零售企业曾推出“廉价老药专柜专区”,最终却都难以为继。

很多药学专家强调,要辩证看待廉价老药。比如,有些老药由于副作用大需要升级换代,退市也是迟早事,但一些被证明是经典的老药从市场消失并非因为“实力不济”。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它们逐渐消失?

一些所谓“升级换代”药品使价廉经典老药淡出人们视线,老百姓和财政被迫为堪称“药品中的奢侈品”的高价药埋单。

当然,廉价经典老药的消失也跟公众不良用药习惯有关,也与卫生职能部门对合理用药知识监管、科普不够有关。

2009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之初,本刊采访的多位权威专家对基本药物推动合理用药寄予期望,但至今社会合理用药水平仍未见明显提高。

分析最为通俗也最为透彻的也许是卫生部原党委书记、部长高强的感叹:“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