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非甾体类抗炎药抗阿尔采末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www.yongyao.net  2009-1-10 16:10:33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3 NSA ID s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

NSA IDs的另一个潜在靶点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 roliferator2activated recep tor2γ, PPAR2γ) ,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都是有效的PPAR2γ活化剂。PPAR2γ属于核受体家族的配体活化转录因子,包括两种亚型: PPAR2γ1和PPAR2γ2。它们有相同的基因表达而经过不同的mRNA剪接而成。PPAR2γ2由于N末端比PPAR2γ1多30个氨基酸而在脂肪组织中特异性表达, PPAR2γ1几乎在骨骼肌、肝脏等所有组织中表达。PPAR2γ能与视黄醇类X受体( retinoid X recep tors, RXR)形成异二聚体,结合上转录辅激活物,再与位于靶基因启动子区的序列特异性反应元件( PPRE)结合。PPAR也可以通过部分对抗转录因子STAT1、NF2κB和AP21的活性而阻抑iNOS和COX22等基因,从而抑制特异性基因表达, 而并非与基因启动子直接结合。PPARγ具有多种生物效应,可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生成,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解体内糖平衡,抑制炎症因子生成及炎症反应,影响肿瘤生长,对心血管产生保护效应[ 18 ]。许多研究发现NSA IDs可以刺激PPARγ活化,从而对AD具有一定作用。

3. 1 抑制β2APP裂解酶21 布洛芬通过PPAR2γ对β2APP裂解酶21 ( beta2site APP2cleaving enzyme21,BACE1)起抑制作用已经在野生的或缺失PPAR2γ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中得到证明。与野生型相比, BACE1 在MEF PPAR2γ敲除细胞中被上调, 说明PPAR2γ可能是BACE1启动子的阻抑物。而且,将N2a细胞与具有PPAR2γ激动作用的NSA IDs孵育,发现BACE1基因启动子活性下降,而这种效应在非PPAR2γ激动剂的舒林酸、阿司匹林中不会出现。PPAR2γ1和PPAR2γ2过表达也会很大程度上降低BACE1基因启动子活性。最后,通过鉴定BACE1启动子上的反应元件PPRE证实, PPAR2γ配体可以下调BACE1 转录。证明NSA IDs 的作用是通过调节BACE1启动子活性[ 19 ]。

PPAR2γ可能是这样调节BACE1: Aβ导致小胶质细胞活化和星形细胞增多,因而一些特殊的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这些细胞因子能抑制PPAR2γ表达,使PPAR2γ介导的抑制BACE1转录作用丧失,从而使BACE1表达增加,Aβ生成增加再次启动此过程。这种恶性循环可以被PPAR2γ水平及NSA IDs调制,因为它们可以预防炎症介质导致的PPAR2γ转录降低,增加PPAR2γ与BACE1启动子上的PPRE区域相结合[ 20 ]。

3. 2 调节细胞周期 十多年前就曾有学者提出,细胞周期异常也是AD的一个重要病理学特征,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比较早,先于SP和NFT。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细胞调控失败会导致凋亡。有研究发现,在体外模型中NSA IDs不仅减弱促炎症反应,而且阻断了FAD中APP介导的细胞周期异常和凋亡,机制可能是活化了PPAR2γ。APP2BP1是一种能与APP末端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FAD中神经元APP过表达会导致APP2BP1的表达上调, APP对APP2BP1的构成性活化可以促使细胞进入S期,然后导致细胞凋亡。吲哚美辛可能通过活化PPAR2γ抑制G1→S转化,但具体的作用部位尚未确定[ 21 ]。

3. 3 Wn t/β2ca ten in 途径 另一种假说认为PPAR2γ激动剂的神经保护作用与Wnt/β2catenin途径的活化作用有关。Wnt信号途径与神经元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维护有关,可

以将信号级联放大。Inestrosa等[ 22 ]实验证明PPAR2γ激动剂(曲格列酮等)可以通过活化PPAR2γ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对抗Aβ引起的神经变性,调节Wnt信号元件,包括抑制糖原合成酶激酶23β (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23β, GSK23β) ,提高细胞质和细胞核β2连环蛋白(β2catenin)水平。

最近,Abramo等[ 23 ]发现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中PPAR2γ过表达可以明显减少Aβ分泌,在转录水平上影响全长APP的表达。这种APP的下调并不是通过分泌酶途径,而是通过诱导APP的普遍蛋白化作用。Camacho等[ 24 ]认为PPAR2γ会引起快速的细胞联合清除机制,负责清除介质中的Aβ。

4 NSA ID s与核因子κB

核因子κB (NF2κB)是一种调节细胞靶因子的转录因子,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 NF2κB 位于胞质中,与NF2κB 抑制蛋白( I2κB)单体结合呈非活性状态;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在蛋白激酶作用下, I κB 发生磷酸化,通过依赖于泛素/蛋白酶的途径降解,使NF2κB 游离出来而激活,并移位入细胞核,与靶基因中启动子或增强子上的κB 序列( GGGRN2NYYCC)结合启动基因转录,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急性反应期蛋白、生长因子、免疫受体等[ 25 ]。NF2κB在中枢神经系统大量表达,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都存在,是一些基因的正调蛋白,基因产物NO和一些炎症细胞因子等能介导急性期反应。体外实验也显示,Aβ等不同发病机制的刺激物可以活化这种因子,NSA IDs可以直接抑制其活化,降低炎症反应。

一些研究结果表明,NF2κB在AD患者大脑中的表达增加。在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中, NF2κB 可以减少Aβ的形成。与野生型对照, Tg2576小鼠大脑中活化的NF2κB增加,伴随着Aβ的沉积,这与在AD患者大脑中观察到的情况相一致。同一项研究中,接受吲哚美辛治疗的Tg2576小鼠在相同脑区中NF2κB活性降低,并观察到这种抗Aβ效应与活化的星形细胞降低有关。提示吲哚美辛在AD中的作用机制不只是抑制COX,还有一种独立于COX的机制,即抑制NF2κB的激活[ 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