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抛售卫生院
杭州市卫生局反对卫生院民营化,担心改制后其无法承担公共卫生职能;余杭依旧将其“抛售”
时任余杭区卫生局局长的徐步云记得,卫生院股份制改革是在2001年。
改制前,余杭曾派出官员到省外的宿迁和省内的温州、萧山等地学习考察。宿迁已于2000年将乡镇卫生院全部推向市场,并以价格取向为主,“谁出价高谁得”。 温州医改则推行卫生局内部持股。萧山医改,只把部分乡镇卫生院民营化。
为避免出现宿迁医改中的“屠夫办医院”现象,余杭医改规定,卫生院只卖给卫生系统内的专业人士。
“一方面想减轻包袱,另一方面也想盘活资源。”余杭卫生局长黄国林此前受访时曾这样解释当初的改制动机。
当时也有反对声音。原黄湖镇卫生院院长沈增福就是当初为数不多的公开反对者之一。
“卫生局开会,我就好几次公开质疑说,卫生院股份制肯定搞错了。”当时29家卫生院,只有2家反对股份制改革,沈增福还曾写信给浙江省卫生厅,表达不同意见。
沈增福说,当时反对,主要有两点考虑,“卫生院搞股份制将增加老百姓看病的经济负担”;“股份制改革少数人赚钱,大部分人降工资”。
杭州市卫生局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余杭当时医改,市卫生局也是反对的,因为当时就已考虑到改制后的民营卫生院是否还能承担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卫生监督等公共职能。
这名负责人说,但由于卫生系统在行政上不是垂直管理,所以对区卫生局只有业务指导,而区卫生局人财物又由区政府解决,所以最终也无法阻止余杭区“抛售”卫生院。
2001年,余杭医改大幕开启。
据区卫生局的评估测算显示,全区29家乡镇卫生院的核定总资产为8400万元,负债3355万元。最终,这些卫生院以总共7584万元的作价,转给系统内人士经营。
这次溢价出售,使乡镇卫生院的资产实际升值了50%。除去职工身份置换、退休人员剥离和住房补助的费用,余额由区、镇两级政府各自持有50%,并以此建立了农村卫生发展资金。
为什么富有的余杭要“抛售”卫生院?郭清说,因为当时的宏观经济背景就是要走市场经济,并认为医疗卫生机构也要走市场经济。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就提出,要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资源重组和改制,探索搞活卫生院的多种运行形式,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郭清说,当时政府没有意识到,基层医疗完全市场化后究竟会带来哪些问题。
- 2011.01.04
- 2011.01.04
- 2010.11.18
- 201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