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体检项目 也要有“个性”
除了性别和年龄,冯焯还建议应根据自己的职业、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情况选择体检项目。
若经常颈部不适或者时常落枕的人,应加拍颈部正侧位X光片或MR。如有腰部、背部、骨盆疼痛的症状,还需检查骨密度,提防骨质疏松。建议所有经常头晕、头痛的人做脑部CT检查,帮助早期排查颅内肿瘤、脑梗塞、脑溢血等。
嗜烟者,需重点增加肺癌排查项目,如胸正侧位片、肺癌血清标志物。
如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定期检查视力、眼底。
有癌症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者 ,体检时一定要有所侧重,重点检查,方能及早发现癌症。个体化检查可提高癌症早期检出率。如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家族性多发性结肠腺瘤,多发性结、直肠息肉等病史的高危人群,结、直肠镜等检查最好每1~2年做一次。
专家教你给常规体检加餐
“为什么我每年参加单位的常规体检,体检报告说没有异常,但过了不久却得了大病?”像这样关于体检查不出病来的抱怨很多,麦韵屏说大家首先要明白单位常规体检是针对普通人群的一般性健康检查,而不是针对特定人群的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的目标是预防为主,是在未出现症状前的定期全面检查,其项目一般是常规性的。举例来说,不少单位体检都有心电图,一般只能检测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处在发病期的心脏疾病,而对于隐性的冠心病等早期心脏疾病的检出率很低。因此,如果你想查出早期冠心病,就要自己为体检“加餐”了。
冯焯认为,科学合理的体检套餐设计应该讲究男女有别。女性基本项目应包括乳腺、女性生殖系统的检查,男性基本项目应包括前列腺等生殖系统方面的检查。
除此以外,按年龄段分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常见病发病率及患病风险有所不同而给自己增加体检项目也是一个方法。
30岁以上:建议30岁以上者体检查颈椎片(尤其是白领工作者),女性需要关注乳腺的检查。
40岁以上:建议40岁以上体检者增加眼底检查了解眼底情况,并增加肿瘤血清指标,以及加做肛门指检,必要时肠镜检查排查大肠癌。
40岁以后各种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肺癌是目前全球男女的第一癌症杀手,因此此年龄段的体检需选择胸部正侧位片而非胸透检查,并适当增加肺癌血清标志物项目(如:非小细胞肺癌抗原CF211、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加强筛查肺癌。广东还是肝癌、食道癌、胃癌和鼻咽癌的高发地区,体检中应加选AFP、EB病毒的检测。
40岁以上的男性还需注意前列腺B超的检查,前列腺增生通常发生在40岁后,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将延缓疾病发展,降低并发症和手术风险。
40以上的女性建议选择乳腺钼靶(尤其是50岁以上女性)或联合乳腺彩超检查,加强排查乳腺癌并选做TCT加强筛查宫颈癌。
乳腺癌主要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成年妇女,35~55岁为好发年龄。45~49岁为我国乳癌患者最多的年龄段。体检还可辅予检测肿瘤标志物 CA153排查乳腺癌。
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之后的第二位女性癌,我国发病年龄以35岁以上的妇女高发,40~50岁为最多。TCT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检测病原微生物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50岁以上:建议50岁以上体检者增加骨密度(骨量明显减少的年龄:男性64岁,女性49岁且绝经期开始后,骨量丢失率更快)、经颅多普勒、头颅CT 或MR检查,男性应常规检测血清PSA(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还需注意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每5~10年进行一次结、直肠内镜检查或钡剂造影检查。
60岁以上: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除一般体检项目外,需特别重点关注的项目:
第一.心脑血管检查。1..血压;2.心电图;3.心脏彩色B超;4.颈动脉B超。
第二.B超、胸部X线。
第三.眼底。
第四.血糖和血脂。特别是餐后两小时的血糖。
第五.骨密度。
第六.胃肠镜检、大便潜血试验。
第七.妇检或前列腺检查。
第八.肿瘤血清学指标(AFP、CEA、PSA、CA等等)。
- 2011.01.02
- 2010.12.31
- 2011.01.03
- 201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