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的加工食品越来越多,看起来难免眼花缭乱。它们的营养怎么样?安全怎么样?品质怎么样?
为了让消费者知道产品的品质和内涵,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要求加工食品在包装上写明产品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然而,消费者真的对信息买账吗?真的愿意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吗?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看包装上的产品品质信息。关注配料表和营养信息的比例不足20%,而其中表示能够看懂的还不到四分之一。
消费者问我应当如何选择产品时,我通常会告诉他们,要具体细看配料信息和营养素含量信息。然而,大部分人都很不耐烦地说:我们看不懂这些。你就告诉我们该买哪个牌子好了。
可是,每个牌子都有极多的产品系列,每个产品的档次和配料都不同,营养价值和适合人群也不同。仅仅知道牌子,对于选购食品帮助不大。而随着食品法规的不断正规化、严格化,看标签选食品,才是保障自己权利的不二法门。
那么,食品标签应当如何读呢?不妨按以下项目逐一细看。
脂肪少于多少才算低脂?要达到多少含钙量才能算高钙食物?面对市场上各种标着营养标签的食品,到底如何选择?对于大多数主妇而言,她们在超市选购食品时,常常会以口味、价格等因素来衡量和挑选食品,很少人会看食品外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更不知道如何根据食品标签来选择食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营养专家提醒,如果你想了解食品的原料真相,挑选健康食品,就应该学会看食品标签,并养成看食品标签的习惯。
1.纯天然
别傻了,纯天然并不是指全都是天然食品。只要食品没有添加人工色素、人造香精或者合成物质,食品生产厂家都是可以使用“纯天然”这个标签,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此根本就没有定义。
还有演绎的空间。
标明“纯天然”的食品可能含有防腐剂或者在生鸡中加入盐。“一些纯天然的产品可能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浆,但生产者狡辩这是从玉米中提炼出来的,是健康的,” 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诉讼部主任斯蒂芬•加德纳说,“其实他们说的不是真的。”
2.多种谷物
当选购健康的面包或者饼干时,找找看“全谷物”或者“100%全麦”。这不足以说明“多种谷物”是“全谷物”。
全谷物(包括玉米、糙米和燕麦),比起经过提炼的谷类富含更多纤维和其他营养物质。谷物经过提炼后,最健康的部分被去掉了。
不要被颜色所左右:一些暗色面包或者饼干中添加了焦糖色,还没有精制白面包健康呢。
3.未添加蔗糖
如果你很介意热量和脂肪(可能因为你是糖尿病患者或者在预防糖尿病),你可能会把未添加蔗糖的食品放入你的购物车中。
包括水果、牛奶、谷类食品和蔬菜在内的食品本来就富含糖,所以即便不加糖,也不意味着它们就无糖。而且未添加蔗糖的产品可能会添加像麦芽糖糊精之类的成分,这是一种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可能是单糖或者更为复杂的淀粉——会使血糖升高。未添加蔗糖的食品不表示产品是零卡路里或者零碳水化合物。
4.无糖
无糖不意味着产品比有糖的同类产品卡路里低,也许反而更高。(虽然食品生产者应该告诉你一件食品是否是低卡路里。)每份无糖食品的含糖量低于0.5g,但是还是有其他来源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
这些食品通常含有糖醇,低卡(大体上每克的热量是2卡路里,同等重量的糖是4卡路里)。常见的糖醇有甘露醇、木糖醇和山梨糖。
糖醇可能导致腹泻,所以一次不要摄入过多。
5.零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对心脏有害,理想的摄入量应该是零。但是很多标明没有反式脂肪的食品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每份的含量低于0.5g。
“即使声称是零反式脂肪的食品,事实上的含量也不可能是零,”加德纳先生说,“如果消费者食用了两份这样的食品,实际上摄入的反式脂肪含量就不低了。”
如果食品的成分列表出现了氢化油或者酥松油脂的话,那么这个食品是添加了反式脂肪的。
6.加强免疫力
如果这个产品含有维生素的话,食品生产者就会使用诸如“免疫配方”、“加强免疫系统”之类的词。这些词汇有时被用来给食品带来健康气息,不管是否真的如此。
大体上来说,食品公司在打擦边球。如果他们生产药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和联邦贸易委员会会进行密集的调查。
在2008年,生产维生素产品Airborne的食品公司同意用2330万美元和解一项集体诉讼。产品标签上说Airborne 有“增进免疫系统”和预防感冒的功效,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
- 2011.01.03
- 2011.01.03
- 2011.04.22
- 2011.04.22
